农村电商如何服务乡村振兴

2021/2/5 11:37:35

当前,既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激活广大农村市场,通过电商赋能推动农村向宜居宜业新空间转变,更要遵循信息化发展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农情和当地实际,推动农村电商提档升级。


一要加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尤其应推进智慧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二要积极引导和探索数字经济企业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通过信息赋能进一步打通农产品上行通路,助推农产品销售。


三要大力鼓励、培育、支持农村活跃主体(如返乡农民、下乡城市居民等新农人)的电商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充分发挥其示范扩散效应。


四要推动“淘宝村”实现产业攀升和治理改善,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乡村宜居宜业。五要建构农村电商良性发展机制,尤其应激活和发挥农民的能动力和积极性,实现农民在农村电商发展进程中的共建、共享、共富。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正迎来动能转换,内需驱动正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当城市消费市场渐趋饱和,未充分激活的庞大乡村市场就成为内需驱动的重要动力来源。随之而来的,如何激活广大乡村地区的消费活力,将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直面的现实命题。


刚刚过去的2020年,抗疫助农又进一步带火了农产品直播,为农村电商开启又一片新天地。直播让绿水青山在网上加速成为金山银山,一批农民成为新网红,一批农品成为新网货。

图片

经过2020年,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数据正在成为新农资,农民的生产生活因互联网和电商加速改变。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农民不断碰撞,日新月异、精彩纷呈。


2021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电子商务也迎来了关键的变革之年,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靠大量补贴恶性竞争击垮其他对手再垄断市场的野蛮生长模式受到批判,“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刷单”等饱受诟病的电子商务顽疾开始被严肃治理,而翻车频频的直播带货正在倒逼更多的主播把目光转向供应链和产业链,让资本怦然心动的社区团购也被及时念上“紧箍咒”,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电商与“店商”加速合二为一。


当然,农村电商也存在着较显著的问题和痛点。


其一,制约农产品电商上行的瓶颈障碍日益显现,主要集中在如何把农产品转变为适合网络销售的商品。


其二,支撑农村电商(特别是农产品上行)的基础条件(如冷链物流、电商服务商等)都亟待发展、提升。


其三,“淘宝村”存在同质化竞争、假冒伪劣、农贸类“淘宝村”数量偏少等问题,亟须通过产业提升和治理改善,实现以提升现代性为指向的转型升级。


其四,着眼于消费品下行的县域新零售至今经营机制和业态仍不够清晰,有待进一步探索、提升。


其五,蓬勃发展的社区团购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在产业链完善、服务商培育和终端有效触达等方面探索出有效路径。其六,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需要加快推进。


整理来源:人民政协网